想写这个标题很久了,借着电影《无问西东》的放映起笔,但并非是影评或观后感,只能说本文试图传达的思考和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处——“做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很多人有着同样的思考,并且这似乎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心灵鸡汤,但也许谁也说不清楚“做真实的自己”具体是什么。
这其实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观念息息相关。
首先我想你们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吗?
如果你们回答不出来,或是你们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但后来又把当时的答案推翻了,都没关系,你们不是那少部分异类,据我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过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的生活。而你们在思考了,就说明至少你们不是随大流随便的生活。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读到过一本书,是李开复老师写的,叫《做最好的自己》,是当时畅销全国的一本励志书。印象中我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并思考“做自己”这个东西的。书中核心的观点“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应该可以说是代表了那个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对“做自己”的一个诠释。然而很多人把这个观点反过来理解了,变成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而成功又被很狭隘的归结成了学生优秀的成绩单,社会人职场上的成就,这显然是很偏执的。但细想一下,这也是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小时候爸妈都希望你考个好分数回来,然后考个好学校,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了这些你就能找个好伴侣,生个好孩子,从而以后你的孩子也可以同上述一样循环一遍,以此类推繁衍生息。
千万人活不过一个圆圈。
于是后来的我们开始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诸如乐嘉的「性格色彩」以及关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此类书籍开始占据畅销排行。整个社会突然特别强调做自己,大家都好像很想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类似的还有朋友圈常常被疯转的性格测试,星座测评等等,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在寻找真实的自己,而是人们削减了自我认知这一环节后得到了一种工具,可以用它来大胆的给自己贴上喜欢的标签,告诉朋友们“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秒时代,人们已经不太会拿出整块的时间去索取信息,手机盛行,连阅读超过三五分钟可能我们就会快速下滑屏幕了,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正被撕成一块块碎片。与此同时所有人却又处在一个待价而沽的状态,打造「个人品牌」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贴标签定位自己”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但它并不能与「做真实的自己」划等号。
关于「个人品牌」,我之后会专门写。
说了这么多空的,讲个故事吧,来自两个年龄段的看似特别特立独行的“做自己”。
第一个例子,主角是十四岁的未成年女孩儿。南外和南师是这座城市两所顶尖的学校,升学考试她考去了后者。但这并非父母所愿,父母均毕业于南外,一心希望自己孩子也就读南外,母亲专门为此辞去了当下的工作,改去南外任教,为的是获得“教工子女有优先择校”的权利。然而十四岁的女孩在被迫转学后,在南外上了一天课,就执意要回到之前的学校,原因是“不喜欢靠关系被优先安排的感觉”。看似在“做自己”,但是女孩自己其实承担不了后果,由于已经办理好转学手续,原来的学校拒绝重新收回女孩,女孩险些面临无校可去。后来还是女孩的父亲百般请求南师校长,才让女孩得以重新回到南师的校园。
第二个例子,主角是二十二岁的女性,刚结束学生生涯不久,在小学中学大学这十六年道路上一直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态度没跑偏过,顶尖的学校,周围都是优秀的同伴,自己从不允许掉队。然而就是一直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大学最后一年被告知家里资金链出问题,最后一年的学费没了着落。那一年,她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前20年一路遵循的主流价值观是唯一的选择吗。于是大学最后一年她心想,反正最终都拿不了毕业证,专业课的学分也就不重要了,她擅自修了很多与毕业毫无干系的课程,读了很多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参加以前不会主动参加的其他领域的活动,然后提前回了国。因为不想继续走主流社会灌输的人生模式,靠上班升职加薪一步步像父母一样存钱过日子,于是她边工作边走上了开始创业的路。
姑且不提父母任意安排孩子转学是否妥当,十四岁女孩儿的确是任性的作了一把,然后让父母给自己擦了一次屁股。但我认为二十二岁的那位女性是真的做了一次自己,不谈论她是否创造出了多少价值,至少她从此能够自己承担起自己一切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并且我认为她一直生活的特别的燃。
之所以讲了这两个年龄段的两个故事,是因为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是我自己,在不同的阶段,自己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对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多元化。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这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凭“感知”行事,而非“认知”。凭感知做自己就很容易做出了“任性”。然后我会引发出一个疑问,究竟什么是“做自己”,什么是“任性”。之前看过一篇成长心理学文章里提到过一个观点:任性的人在说“我要证明给你看”,做自己的人在说“我不在意你怎么看,我追寻自己的内心”。因此任性带来焦虑,做自己带来平和。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诠释。
再举个例子。
我认识的一个挪威健身营养学专家,一次车祸让他失去了一只手臂,双腿当时也因为长时间卧床而肌肉萎缩到和胳膊一样粗细,但是后来他仍然做到了这个行业的顶尖,并用自己的经历激励了更多的人们,甚至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一次和他聊天聊到“Be Myself”(做自己)这个话题,他说他认为应该是“Create Myself”(创造自己),他觉得根本没有“Myself”(自己)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其实“Myself”(自己)这个东西一方面塑造了你,一方面局限了你。
“没有自己的身体我连健身都做不了,没有嘴巴我也说不了话,而我残缺的身体同时也限制了我很多”。
所以他要去突破这个局限。我对他肃然起敬。试想,如果他就接受了自身条件,就只“做了他自己”,他之后的人生轨迹又会是怎样。
演员胡歌在遭遇车祸毁容后曾说过,“虽然那个疤那么明显,但我觉得那就是我,真实。这个疤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了。如果我想要观众接受它,我自己就必须先接受它”。类似的例子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局限在“单单做自己”上而变成了可能。
很多人过于强调做真实的自己,结果很容易变成了“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在做自己,就是这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误入歧途的趋势,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我刻意的去读一些关于“做自己”的书,去反思,我的感悟是,做自己并不是单单字面上的做自己,你如果只是字面上的做自己,会变成一种固步自封。而是你要先认知你自己,认知你的条件与局限,因为往往是你的条件的东西同时也会是限制你的东西。然后你要试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条件与局限。远离自己,跳出去和自己打交道。再突破自己。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一句关于“自我”的解析在当今广为流传,他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做自己,在我看来大概就是这么不断反复地碰撞,提升,这其实是个自我铸造的过程,正如上面那位健身营养学专家提出的,Create Myself(创造自己),我归纳为铸造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会很艰难。
我特别欣赏的两位女艺人,一个是王菲,一个是章子怡。前阵子我看到一篇关于章子怡的采访,采访中她说道,“我现在照镜子都发现自己脸上眼角有皱纹了,但这也很正常,毕竟到了年龄了,我也不打针什么的,我在慢慢接纳这样的自己”。我认为这就是很好的认知自己,接纳自己。
再打个比方,我爱摄影,想拍银河,在奥克兰的时候我都会开一小时车去城市边缘有个叫Pine Harbour的地方看银河。但其实银河一直都在那儿,只是城市的灯光太亮了,亮到让我们看不见那本就在那儿的银河,而灯光和城市恰恰都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而阻拦了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所以我们又要先远离它。这就是认知接纳后再尝试跳出去追求新的突破。
之前在奥克兰交通局做过一个骑行的项目,当时我们有这么一个文案,“You Hate Traffic. But You Are Traffic.”(你厌恶堵塞的交通,但你正构成了堵塞的交通),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试图传递给人们这样的讯息,让人们能够跳出来审视自己日常出行这个局面,对它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接纳,突破。
写到这里对于一篇推文来说有点长了,读到这里想必已经耗时超过五分钟了,感谢你们没有自动开始滑屏模式。但是关于“做真实的自己”这一思考是无止境的,因为成长本就是一件没有终点的事情。也许再过几年回头来看,又会有新的见解,因为我们会认知更多,接纳更多,与更多更强的东西相碰撞,得到更多的突破与提升,然后铸造出新的自己。但对于今天这番分享,我觉得到位了。我们说一切是最好的选择,不是说那是最完美的,而是说那是你当下做出的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