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前一天,我和爱人刚收到好友送的爱心黄豆。写出来不怕笑话,疫情期间,我意外的发现海外华人超市的黄豆被一抢而空,红豆绿豆倒是排满货架,原来黄豆才是中国人的刚需啊。好友在家找到一包开封不久的黄豆,说他们不常吃,要不要拿去,我开心到爆炸,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问好友要了包黄豆,第二天打出的豆浆都觉得特别甜。
言归正传,和几个从事创作行业的朋友聊过这样一个话题:因为创作本身是需要素材灵感的,无论是故事创作,音乐创作,还是影片创作,表演,等等,而这些细腻的情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尤其是人,需要去了解人们的内心。如何在这其中找到那个平衡点?
我在一次参与影片创作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接触到一些人群,尝试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适感,所以又及时的将自己抽离出来,去重新摆好那个平衡点。我认为很多不适感的答案其实来源于我们自身。
我算是快到三十岁才转型去做创作,之前做了将近十年的创业公司,更多得力于遇到了优秀合拍的伙伴,自己其实很少社交,也没有交友的圈子。
朋友说这就是你的功课,你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住,一个人旅行,不喜欢被很多人围着,但你偏偏又很有人气,做什么事都有很多人跟着一起,然而人多了事成了,你就跑了,又回到你自己的私人空间。我笑了,她说的虽然诙谐,但确是那么回事。
其实这篇文章叨逼逼的灵感来源于一位读者的来信。从素不相识的读者这里常常收获很宝贵的灵感,让我觉得很幸运也很感恩。她在信中和我分享了她的一些创业经历,同时也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1. 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你支持哪个?应该怎么权衡?
2. 你在之前一篇文章里写过,当别人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难道不会间接默许了别人对我们的伤害?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还专门和父母小聊了一下,因为我一直觉得父母在为人处事上是非常让我敬佩的。
“对事不对人”,和“对人不对事”。这里没有绝对的立场,只是一些个人的拙见。
前者让人感觉更加公平、客观,后者则主张“人”才是关键。在创业的十年间,我在工作中也常常对事不对人,然而后来,我渐渐觉得,对人不对事在很多时候其实更于情于理,但它非常难拿捏。
对事不对人,看似是主张客观公平,无论他是怎样为人,你只看他做的事,更直白的说,你只看你们在这件事上的利益是否共存,这方面达成共识,你们可以结伴走上一段,而至于能走多远,要看下一件事的到来,你们是不是仍然利益共存,也有可能在下一个路口就拔枪对射。
而对人不对事,更相信人是有一个本态,即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底线,这个比能力和利益要靠的住,最终无论发生什么,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你对这个人是有信心的,哪怕你们不是每件事利益都一致,不是每个想法都相互认可,但你也不可能在他这里被坑到哪里去。
所以对事不对人,迎来的可能是特别强烈的快感,也可能是特别惨烈的伤亡;而对人不对事,你们可能一路都没什么高潮,但也不会死的特别难堪。
我发现生活中大部分人还是主张对事不对人,因为它看起来公平,更符合群众心理,也更容易操作。对人不对事,就难了,这个人值不值得你为他“对人不对事”,你怎么识别?那位读者和我分享的故事,恰巧类似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她问我对人不对事,怎么能看准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只能说,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以被识别,去看他的履历。至于如何看一个人,我是不知道一个靠谱的方法,我也不觉得存在靠谱的方法。
记得我们团队之前的一个投资人,在投我们的时候,同时有另一个看起来经验履历更佳的团队,由德勤的前任高管带领,很多人觉得我们没戏了,但投资人最后投了我们。
事后和他聊天,问起他,他说,每个人骑自行车都会遇到顺风和逆风,而你去google搜索“逆风”这个词,会出现一堆逆风而行的图片,但你去搜索“顺风”,你只搜到“顺丰”。我笑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当人们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时,能力往往是被高估的,环境因素却是被忽视的。另一个团队可能强在了背后的平台,而我们则赢在了人。
他当时还推荐了一本书给我,叫《Mindware: Tool for Smart Thinking》,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从更加接地气的角度,重新讲述了一些涉及心理学、统计学、概率学的内容。书中提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远比我们以为的大的多,而且是无意识的。认知、看法、感受均出自我们内在对外界的映射,我们以为世界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而实际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相。
作者在书里提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提问的那组可以任意提出刁钻的问题,而另一组必须回答。于是,提问的那组在整个过程中显得运筹帷幄,而回答的那组则显得不那么胸有成竹。最后,让在座的观众和参与实验的这两组学生同时为刚才的表现打分。很显然,问答实验中两组所处的位置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打分的结果是,观众给提问组打了高分,提问组给自己打了高分,就连回答的那组,也给提问组打了高分。”
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人们过度把成就/错误归因于个人内在原因,而过度忽视环境因素。举一反三,为什么越是职位高的人越容易被群众认为英明?归因谬误。同样,当你背靠大树,坐揽平台资源时,总会有人紧贴过来,极尽能事的仰慕你、称赞你,连你自己都飘飘然的觉得自己特别厉害。把个人的能力凌驾于客观环境影响力之上,归因谬误。而离开了原来的平台和职位,剩下的才是这个人。
他说,投资的准则,第一,人是靠不住的;第二,投资就是投人。
我从这位投资人身上学到很多,后来在工作中选择合作伙伴时,我更看中的是人,而不是他曾经做过多少大项目,坐过多高的位子,来自哪个牛逼的平台,因为在很多大公司管用的方法和思路,那是因为已经有了那个“1”。我遇到过一些没有经历过从0到1的过程,又坐惯了高位的人,有时到了创业团队这里,既没了实用价值,又堆了一肚子所谓的经验阅历看法,很难再放低自己。
一个合格的经理人,不一定是合适的创业伙伴。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被认可,我希望在项目做成后让他去做经理人,而他因为当时需要这个项目去升职,一定要进入初创团队,结果就是项目的初期他不仅什么实事也没做,还用一套套经验理论间接阻拦新生力量的加入,最后整个项目进展的比预期慢了很多,团队的其他人也在这过程中不是很愉快。
同样,我自己在做公司的时候,会是一个合格的初创人员,但我通常会让更合适的伙伴去做经理人,因为我知道我不擅长管理,也不喜欢。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朋友笑我的那句话“人多了事成了,你就跑了,回到自己的私人空间”,没办法,还是不善社交,喜欢独处啊。
关于读者的第二个问题,“你在之前一篇文章里写过,当别人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难道不会间接默许了别人对我们的伤害?”
同一句话用同一种语气说给不同的人听,可以产生非常相反的效果,因为你站在什么角度、如何去听,取决于你的内心世界。然而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不意味着接受,更多的是让你更加了解自己,从而以后有类似情况发生时,不再被影响到情绪。就如同,我们选择原谅,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给对方再次伤害的权利。
这篇文章有点长了,关于这个问题,下一篇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