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个习惯,去到哪里都会给父母和几个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好友寄上一张明信片,多年来和远方的好友仍然保持着信件的往来,我喜欢见字如面的亲切感,这和社交软件很不同,除非万不得已,我不太爱用微信聊天。
我喜欢晚上书写,当屋子和外面的世界都暗下来,只留一盏台灯,小黑猫会躺在我旁边或是霸占我整个椅子的后半部分。这时候我的身体在这个空间内,心已经去到了别处。
我觉得人人都可以是笔者,只要你拿起笔的那一刻,跟着心走,认真对待自己,哪怕只是记录简单的一天,写清楚想要表达的就好。我不喜欢纠结于辞藻,我喜欢平实的文字,一些善用排比修饰的老老套套,反而给我感觉土了吧唧的浮夸。
远方老友J说,每次和我写信,都感觉把生活品尝了两次。她信里说上个月当妈妈了,发来了几张和老公抱着新生宝宝的照片,我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为她开心。
J是我大学在德国交换那一年认识的最好的朋友,是一位韩国人,那一年我们分别后,就各自追寻自己的生活轨迹,不常联络,但一直保持每年的书信或邮件往来。我们有幸能够经历彼此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例如感情上的节点,事业上的变动,生活上的成长。
她信里和我聊到友情,和我回忆起我俩初识那天,问我记不记得,在弗赖堡大学的楼道里,我上楼,她下楼,我嘴里哼着小曲儿,一头齐腰的长发。她说那一瞬间很想喊住我,但我走的太快,头也没回。直到第二天我们出现在同一个课堂上,她主动坐到了我边上。
一句话把我拉回到了12年前。我当然记得,其实那天在楼道里我是注意到了她的,因为她是那么美,但是我害羞,头也没回的擦肩而过。而缘分终究会把两个有缘人拉在一起。
J是个温度刚刚好真实的姑娘,平时既不会特别热情,也不会去与人争风,相处起来很走心很暖。她也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弱点,有时候的小情绪会直接在脸上呈现,很快过去了又可以没心没肺的笑。可能有人会主观批判这是她情绪管理不够好,但我反而觉得她很真实,很可人,那和发泄情绪是两回事,她只是不去伪装自己罢了。
她有时候会质疑自己,我和她说,因为你有足够的自信,才不会需要刻意掩饰自己的弱点。
她说,“你知道吗,你给我最舒服的感觉,恰恰就是你刚才形容我的那些话。你可能是在我身上照镜子了。有时候一个人刻意在我面前维持完美的形象,如果与他内在状态不符,反而感觉很虚。“ 我很认同她说的,其实往往能走到一起的朋友,都是相互照镜子时,在对方身上照到了自己最舒服的那一面。
这让我想到,我常常被朋友当成树洞,因为他们觉得我具备树洞的两种功效:1、安静的倾听,不太主观评论;2、将进洞的东西烂死于此。然而我也发现,一般看到我这一面的朋友,他们自己本身也同样具备树洞的功能。就像J的那句话,你看别人就像在照镜子,在别人身上实际看到的是自己。
J问我怎么看待友情,她觉得人和人之间,尤其是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就能隐约感觉到能不能成为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不是熟悉或认识的人。而我就是她那一眼认定的朋友。我大概能理解她说的感觉。如果你相信前世的话,这就是两个人上一世缘分的深浅,在这一世的延续。
其实现在“朋友”这个词已经被滥用,德语在这方面有两个词,一个是Freund(朋友),一个是Bekannter(熟人/认识的人)。现在生活里大多数所谓的“朋友”只能算是Bekannter(熟人/认识的人)。Bekannter在某一时期甚至可能会比Freund联系频繁,但是长久来看会被淡忘,到了新的地方,又有新的Bekannter,类似一辆列车,一些人到站下车,新的人又会上车。
我是个内向的人。在过去的成长中,也让自己学会了外向的模式,以便在必需的时候可以切换状态。我发现每到一个地方,很快会有很多Bekannter,很多人认识我,有人说是人格魅力,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每个人都可以很发光。我从来不吝啬介绍身边的人相互认识,所以我认识的人也相互认识到了新的人。但我通常就只是做一个牵线聚集者,牵完线我就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里。
在交朋友上,我有些挑,我更看重自己的时间,有时候一堆人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速度让你质疑说出的话是否走心,也有些人聚到一起喜欢评论身边的人,他们觉得有趣,但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宁愿把这样的交往降到最低,一切从简,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所以Bekannter中有多少会发展成走心的Freund,不会有太多,如果有,就是很深的缘分。
时间会为我们提炼出特别好的朋友。我觉得特别好的朋友,就是在任何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为你站出来,即使一年不联系,你给他一个电话,他还是会为你站出来。你们会无条件的愿意成就对方。这种友情甚至堪比亲情,这种关系不需要靠平日的密切往来维系。这样的朋友我有幸有那么几个,中文里有个词叫挚友,我会无条件的为他们站出来,他们对我也是同样,我们发自内心无条件的愿意成就对方。这是我人生里非常珍视的宝藏。
我觉得身心合一是一场修炼。我看到自己身边多年来最珍视的那些人们,在这方面的观念都是一致的。